(一)不忘初心的“拓荒牛”
在部队时,他胸怀家国情怀,以保卫祖国、奉献青春为目标,安心服役,苦练杀敌本领,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在桂林陆院学习时,任学员、班长,并被评陆军学院最为优秀学员。转业回地方后,他实现了从现役军人到交通警察的角色转变。他在工作中发扬革命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雷厉风行、办事高效的优势,俯下身子向大队行家里手民警学习专业技能,抽空挤时间认真学习与道路交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成为了从“门外汉”到一名合格的交通警察的职能转变。值得一提的是,他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技能,带领事故中队民警,在2002年7月28日,成功侦破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驾车逃逸案。案件发生在当天晚上10点多钟,当时没有任何目击证人。接到报案后,他迅速组织专案民警分两路开展工作:一边在家安抚死者家属,妥善处理安葬事宜;一边由他带领民警到事故现场进行实地勘探,寻找蛛丝马迹,找寻案件侦破突破口。那时,事故现场仅留下拇指大小的两片油漆。根据现场散落物,他迅速安排民警对澧县县域内的车辆进行摸排比对,经过三天两夜走村入户连续的调查,成功锁定肇事嫌疑人彭元平和肇事车辆。当调查进一步展开时,嫌疑人竟将肇事车辆开至宝塔的沙坑中藏匿,其本人则逃至青海打工。后来经过办案民警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最终将犯罪嫌疑人从青海西宁押回受审,使受害方家属及时得到了赔偿,肇事人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二)牢记使命的“孺子牛”
在部队时,他以“保卫祖国,献身国防”为使命,在地方时,以保一方平安,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始终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放在首位,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会奋不顾身进行保护,做人民的贴心人。2004年暑假期间,在一个异常炎热、热浪扑面的周末傍晚,急于降温避暑的群众纷纷来到澧水河中进行游泳。正当人们尽情享受澧水凉润的快乐时,险情发生了。澧县三完小三年级的男学生洪齐伟由于不会游泳,被湍急的河水冲走,眼看着孩子就要被河水吞噬,岸上群众都吓得尖叫起来。说时迟,那时快,正在附近游泳的该同志便不暇思索的跑过去,一跃纵入湍急的河水中,直追被淹学生洪齐伟。当时,他三次将小孩托出水面,又三次被其紧紧地拖入水中,眼看体力渐渐不支,在最后危急关头,他使尽吃奶力气将其推至岸边,幸好孩子踩在了岸边的大石头上,才松开了拼命拉着的手。他也着实喝饱了一肚子河水,看到孩子被平安救起,岸上的群众给予了鼓励的掌声。他的舍己救人事迹先后被国家、省、市报刊分别予以了刊载,被当地群众广为传颂。
(三)砥砺前行的“老黄牛”
转业地方后,他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尽最大所能做好每一份工作。不能是在一线路面巡路执勤,还是在机关工作,该同志能以群众利益为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事。对群众的诉求高度重视,尽力协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有一次执勤时,发现一个儿童迷路走失,该同志硬是与同事一起查找两个多小时,终于将走失儿童送到了家中。在工作上,该同志也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不论干哪一行,都能爱一行专一行。他身为政工民警,为广大民辅警晋职、晋衔、福利待遇事宜奔走呼号,填表报送资料,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是民辅警心中的热心人。与此同时,他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围绕大队的发展观察与思考,带着问题调研,发表了多达25篇计30余万字的调研论文。其中,获一等奖2篇,二、三等奖各1篇,优秀奖若干篇。获一等奖的论文在常德市政法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宣读。2021年在“学党史、悟思想”活动中,撰写的一篇论文获县委宣传部推荐参赛论文,并被常德市政法委邀请参加市法学会论文研讨会。2021年在常德市文明网发表弘扬正能量文章6篇,在《新湖南》发表文章一篇。对单位同事该同志也关爱有嘉,在担任政工负责人期间,先后为30多名警辅人员解决了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安心工作,争先创优,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成绩。
事者,生于虑,诚于务,失于傲。在日常生活中,该同志能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以及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做到心存敬畏,心怀善念,守之以谦,行之以实,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从警。平时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尊敬领导,服从安排,并始终秉持“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的古训,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征程中踔砺奋发,笃行不待。(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