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是什么?是孩子王、教书匠、师傅、先生?还是园丁、蜡烛、春蚕、人梯、灵魂工程师?“好老师”应该好在哪里?作为学生、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因认知、素养、情感等差异,标准各异。2021年,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年“身边的好老师”征文活动。微言常德教育选登常德市报送省厅参赛的优秀作品,透过老师们生动、丰富、鲜活的文字,了解他们如何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一览我们新时代教师的风采。
走在美丽的最前端——记身边的好老师陈红林
东升有佳人,绝世而独立。这位佳人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是美丽与智慧的化身。她是谁呢?她就是我身边的好老师——陈红林。
常态课上,绘声绘色
由于讲台之外下了苦功,讲台之上的陈老师胸有成竹,她的旁征博引,她的妙语连珠,时常为孩子们津津乐道。“要把常态课上成精品课。”这是陈老师常说的一句话,而她,正是这样做的。
十多年前,刚刚调入东升的我,有幸和区教育局的领导走进119班,观摩陈老师的课堂教学。我清晰地记得,陈老师那天上的是《军神》。这堂课,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魅力。课堂上陈老师绘声绘色,那声情并茂的朗读,那极富启发性的语言,那泰然自若的神情,让我大开眼界。
那天,陈老师给我,一个正茫然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兵,打开了一扇大门,那是一扇通往教坛圣殿的大门。如果说文中的刘伯承是沃克医生心中的军神,那陈老师则成了我心中无可替代的女神!几天后,我才得知,教育局领导来随堂是不打任何招呼的,她也是上课前五分钟,才知晓有人进堂听课。可是,陈老师不疾不徐,凭着扎实的基本功与训练有素的课堂,给我们呈现了一堂完美的课。面对如潮的好评,面对领导高度认可,陈老师淡然一笑,就去埋头改作业了。那个时候的陈老师,犹如一根美丽的标杆,让我崇拜,让我感动,让我不顾一切地追随!
辅青之路,如琢如磨
作为学校的教学骨干,课余为青年教师研课指导是工作的常态。恐怕陈老师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迟迟晚归,有多少个周末加班加点,有多少个寒暑假磨课研课搞课题研究。是呀,多少迷惘的青年教师因为她的指点迷津而自信阳光,多少初出茅庐的青年老师因为她的精心指导,获得省市区的大奖。
几年前,陈老师辅导青年教师谭亚兰老师上作文指导与作文讲评课。因为她的保驾护航,谭老师一路过关斩将,从区里赛到市里,最后从市里的比赛中脱颖而出,代表常德市到省里参赛。由于消息闭塞,比赛前夜才知晓教学要求与内容均发生变化。得知情况的陈老师,不慌不忙,先逐词逐句弄清赛课要求,再着手研讨教学思路,最后敲定相关细节。谭老师消化掌握时,陈老师则在一旁做各种情况预设。时间悄悄流淌,黎明将晓时,陈老师还在析课研课……此陈老师,认真而又睿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琢之磨之,玉汝于成。最终,毫无悬念,又是一等奖!这沉甸甸的一等奖,凝聚了陈老师的多少心血与智慧!这两堂课,从年前赛到年后,其间磨课研课的艰辛,不言而喻。陈老师呢?没有半句怨言。深夜,无论多晚,被困在课中的谭老师一个电话打过去,陈老师马上进入工作状态,经由她一番点拨,谭老师总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好钢需要慢火炼,好功需要点滴学。”谭老师在陈老师手把手的培养下,成了我们东升的一把好手。用她自己的话说:“曾经,我是无头苍蝇,每次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总是与一等奖无缘。那次磨课赛课,师傅陈老师毫无保留地为我传经送宝,茫然无绪的我时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毫不夸张地说,从师傅身上学到的东西,远超前些年一个人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积累。”是的,谭老师成长了,可以独当一面了。在我们东升,喊陈老师师傅的,岂止谭老师一个人?那是一批人啊!陈老师,您是我们东升教坛的定海神针,您是我们东升语文教师的引路人!“甘当绿叶衬红花,愿做默默铺路人”不正是您的真实写照吗?
育人之心,至真至纯
讲台之下,陈老师温婉如玉,是学生最愿亲近最愿倾心相吐的知心人。一花一木一世界,对班级的每一个孩子,陈老师都用心用情,那份对学生的至真至纯,令人动容。
学生答问紧张,陈老师会微笑着望着他,暖心鼓励;学生开小差,陈老师会走到跟前,微微一笑,轻抚他的脑袋予以提醒;学生心中有委屈,陈老师会俯下身子,用信任的眼神看着他,耐心倾听……学生们在陈老师至真至纯的爱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对于现任学生,陈老师的爱是无微不至的,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则是悄无声息的。2013年高考那几天,陈老师很紧张,因为那是她所带的优秀班119班的孩子们——她心心念念的学生参加高考的日子。六年的时光,在陈老师的脸上留下了美丽的印记,但丝毫没有冲淡她对孩子们的挂念与关心。为孩子们祈祷,为孩子们祝福,是陈老师那几天生活的全部。孩子们会知道陈老师的心思吗?也许是心有灵犀,2013年下学期开学第一天,陈老师满面春风地向我走来,情不自禁地告诉我,119班的孩子们高考大捷。言语中,陈老师是多么骄傲。人逢喜事精神爽,那段日子,是陈老师最美的日子。今年,陈老师带了四年的162班的孩子们高考时,尽管身体百般不适,但陈老师对学生的牵挂与祝福,并没有少半分!对于升学的学生,悄悄关注,默默祝福,是陈老师为师以来不变的习惯,是陈老师对“教师”二字最好的诠释!陈老师的这份沉甸甸的爱,至真至纯,令人动容。
陈老师,您是横跨在天穹的一道彩虹,您是呈现在浩瀚沙漠上的一片绿洲,您是蜿蜒在山涧的一泓清泉!您淡如菊,素如简,走在美丽的最前端!(作者:武陵区东升小学 潘霞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