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周融媒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援藏掠影:用医术温暖雪域高原

来源:法制周刊     发布时间:2019-12-30 12:04:32
摘要:12月25日,西方的圣诞节让常德这座早眠的南方小城焕发着不一样的活力。在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的一间会议室里,一场热闹的欢送会正在进行中。30岁的尼玛卓嘎刚刚结束了在医院为期四个月的进修学习,依依不舍地与她的恩师、“同学们”告别。洁白的哈达从这位千里而来“取经”的藏族医生手中递出,在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麻醉科全体医护人员的身上散发着温暖又神圣的光辉……尼玛卓嘎(前排左四)与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麻醉科的老师、“同...

12月25日,西方的圣诞节让常德这座早眠的南方小城焕发着不一样的活力。在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的一间会议室里,一场热闹的欢送会正在进行中。30岁的尼玛卓嘎刚刚结束了在医院为期四个月的进修学习,依依不舍地与她的恩师、“同学们”告别。洁白的哈达从这位千里而来“取经”的藏族医生手中递出,在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麻醉科全体医护人员的身上散发着温暖又神圣的光辉……

尼玛卓嘎(前排左四)与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麻醉科的老师、“同学们”合影留念

援藏之旅带回来个藏族“学生”

2018年3月9日,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龚政林被选派前往山南市藏医医院进行长期援藏工作,尼玛卓嘎就是他援藏期间“师带徒”的学生。在此之前,尼玛卓嘎已在山南市藏医医院麻醉科工作了7年。

山南市是中国的西南边陲,平均海拔在3700米左右,地域辽阔,人员稀少。医疗条件落后、人才匮乏、管理理念不足是当地医院面临的普遍难题。援藏队伍的到来,为当地医疗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让龚政林与尼玛卓嘎结下了深厚的师徒情谊。

2019年7月15日,龚政林援藏结束将返回常德,尼玛卓嘎决定跟随老师到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进修麻醉。本来藏医院的对口援助单位是湖南省直医院,可以享受更多的待遇,但听说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麻醉科名气大、口碑好,尼玛卓嘎毅然决然地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不远千里来“取经”,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麻醉科高超的技术水平就给这位藏族医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93岁的患者股骨粗窿骨折,且肺部还有感染,龚政林准备为他进行麻醉,尼玛卓嘎却提心吊胆,“像这样高龄的病人,在西藏就很少见,更谈不上做手术了”。在缜密的麻醉计划下,B超下行神经阻滞、侧身施以腰麻、给予镇静药、插上喉罩,在麻醉深度监测仪的调控下,精准复合麻醉……手术50分钟顺利完成,而且病人马上清醒,安返病房。精湛的技术、和创伤外科的完美配合令尼玛卓嘎彻底打消疑虑并赞不绝口,后来她将此病例传到了西藏,一度刷爆了朋友圈。

作为第一个来院进修的藏族“学生”,尼玛卓嘎也得到了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党委的高度重视,为她发放了职工免费就餐卡,妥善安排好生活住宿问题,麻醉科也为她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经过4个月的学习,尼玛卓嘎已非常熟练地掌握了腰麻穿刺、B超下神经阻滞、深静脉穿刺、有创动脉测压等技术,能胜任一般手术的麻醉工作,这朵从雪域高原而来的“格桑花”充分汲取了本地医学养料,带着希望满载而归。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医护人员为藏族群众送医送药

有一种情怀叫前仆后继的奉献

尼玛卓嘎是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的第一个藏族“学生”,龚政林却不是第一个赴藏支援的“老师”,山南市藏医医院也不是唯一的援藏“战线”。2005年,现任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的文碧元以及妇产科主任医师倪艺作为医院第一批援藏代表被选派前往隆子县人民医院开展援藏工作。

隶属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的隆子县是常德市的对口支援县,平均海拔将近4000米,是山南市4个高寒边境县之一。位于这里的隆子县人民医院,不论在地理条件还是医疗水平方面,相比山南市藏医医院都更为苛刻,对援藏的医务人员来说也是一项更为艰巨的挑战。

荒芜的远古大陆一样的雪山、漫山遍野悠闲吃草的牦牛群和羊群,寺庙、喇嘛、擦肩而过的转着转经筒的藏民……迎接医务人员的除了美景,更多的是头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一系列高原反应,每个人都切身处地地感受着高原反应对人体的摧残,也都强忍着不适以最快的速度奔赴援藏前线。

14年前的隆子县人民医院,文碧元一行抵达时,该院正处于2级一等医院验收在即的关键时刻,援藏队伍的到来犹如一定强心剂,为医院的创建验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个月的援藏时间里,援藏医务人员在隆子县人民医院创建了急诊抢救室,普及了新法接生、人工流产、剖宫产、结扎、皮埋等技术。返回常德后,大部分人都饱受着后遗症的折磨,文碧元更是落了一身的病,包括高血压、记忆力减退等。

即使面临难以负荷的风险和压力,但在大爱情怀的驱使下,仍有一群人前仆后继地坚持着这一无私的事业。2013年5月——11月、2014年5月——12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罗杰两次进藏,从此隆子县人民医院关门多年的手术室重新开科;2015年、2016年5月——11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周佐鸿两次进藏,为隆子县人民医院争创二甲出了一份心力;2017年、2018年5月——12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护师唐僬灿两次进藏,促进了隆子县人民医院核心制度的落实,率先开展了健康教育,普及了院感知识以及医疗设备的使用。

放眼未来许下携手之约

自1994年被确定为常德市对口支援县,隆子县也被常德人民亲切地称作常德的第十个县。25年来,常德市先后选派了8批48名优秀援藏党政干部人才和123名医生、教师等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才到隆子县工作,累计投入援藏资金物资1.7亿元,建设项目100多个。3年来选派3批近20名短期医疗援藏人才入驻隆子,并对每一名人才提出“三个一”的工作任务,要求履好一份职责,带好一个徒弟、讲好一堂课,实现医疗援藏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和医疗发展实现了质的跨越。

2019年5月8日,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手术室护士长陶琼首次进藏,彼时的隆子县人民医院已经由原来的两栋楼扩展到了四栋大楼,护士团队也壮大了不少。多年来援藏医护人员的努力,在这所医院的成长过程中投射着不可磨灭的印记。

医疗帮扶,枝叶关情。多年的风雨改变不了援藏医务人员们的初心和使命,他们的温情编织成一份细细密密的情谊,深深扎根在藏区人民心中。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医护人员援藏期间也收获了不少藏族群众送来的锦旗和象征敬意的哈达,他们用最鲜艳的红和最纯洁的白感激世间最无私的付出。

入藏的头3个月里,陶琼接连做了三十几台手术,为隆子县人民医院建设了护理部人才梯队,完善了人才管理。2019年10月30日,陶琼结束了援藏生活返回常德,但她仍然与藏族同仁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听说2020年隆子县人民医院也将选派藏族“学生”来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进修学习,届时尼玛卓嘎将和未来学成归来的“师弟”“师妹”们用医术驱散病痛的阴霾,把先进的技术水平带进雪域高原,把健康带给藏族百姓。这一切,犹如一道道温暖的阳光,照在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下一批援藏医护人员的心坎上,温暖着圣洁的雪域高原。(融媒体记者:易赛楠)


责任编辑:刘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