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今年较之往年雨水明显增多,又潮又热的天气让各类蚊虫如临仙境,张牙舞爪,好不热闹。
蚊子不仅吸食人血,干扰宝宝的睡眠和休息,而且还会传染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所以防蚊是宝宝夏季健康的一大任务。当了妈以后,最怕的不是自己被咬,而是宝宝被咬。看到宝宝身上的蚊子包,真是“咬在娃身,痛在娘心”。而且同样的蚊虫叮咬,在大人身上可能只是一个小坨坨,在宝宝身上就是一个大肿包,看着骇人,有木有?关于蚊虫的夏季大作战,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早已备好了战略包,宝爸宝妈快上车吧!
物理防护
1.预防滋生,远离重蚊区
有不干净积水的地方以及长草的阴暗处特别容易滋生蚊子。 请定期清洁家中储水容器及排水管道,移除不必要的盛水容器;今年雨水较多,外出尽量避开有积水和杂草的阴暗处,黄昏过后,也应减少外出。
2.阻挡蚊子接触,树立物理屏障
宝宝在睡觉的时候,蚊帐是最好的防护。蚊子飞不进去,也不用纠结药害的问题。但必须注意的是,蚊帐挂好之后,检查蚊帐内有没有蚊子,并且蚊帐四边都要小心检查是否压好,免得蚊子飞进蚊帐里头,宝宝会被叮得更惨烈。如果在空调房里面,穿上长袖长裤也是可行的。外出时,婴儿车上也可挂蚊帐,穿浅色透气长袖衣裤。不过,虽然蚊帐是隔离蚊子的方式,但也导致蚊帐内气体环境并不好,许多宝贝会觉得闷,此法还需因人而异。
3.找准蚊子弱点,攻其不备
蚊子害怕橘红色光线,夏日在室内安装橘红色的灯泡,或用透光的橘红色纸套在灯泡上,蚊子就会敬而远之。趁孩子睡觉的时候把家里阴暗角落用一用驱一下蚊子。不过在使用这个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光线不能太强,避免影响孩子的视力或者睡眠。
4.发现蚊虫,趁势捕杀
利用电蚊拍可以有效地捕杀蚊子,较之传统蚊子拍,捕杀更高效。杀蚊后要用软毛刷轻刷,不能用水洗。用电需警慎,别让孩子碰到。
5.改变招蚊属性
蚊子是通过二氧化碳和气味找到猎物的,孕妇、孩子、肥胖、代谢旺盛、有体味的人群特别容易招蚊子,出汗了要及时洗澡,保持皮肤清爽。
化学防护
这是家长最常见也最常用的方法,具体有蚊香、蚊香液、电蚊片、驱蚊液、驱蚊手环、驱蚊贴等等。
首先说蚊香、蚊香液、电蚊片,都是利用里面的化学物质来驱蚊或灭蚊,里面的有效成分几乎都是菊酯(pyrethroid),这是一类毒性较低的人工合成杀虫剂,研究表明,它对绝大多数儿童没有不良影响,也不会增加过敏和哮喘风险。但传统蚊香的烟雾会引起呼吸道不适,并且存在火险隐患,所以尽可能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无香型电热蚊香或蚊香液。呼吸道敏感的宝宝使用时,可以在没有人的密闭空间内使用一段时间后停止,再进入房间。
再说驱蚊液、驱蚊手环、驱蚊贴。目前,美国环保局注册认证的可用于皮肤的驱蚊成分仅有7种,分别是: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KBR3023,也称依卡瑞丁)、驱蚊酯(BAAPE、IR3535,也称避蚊酯、伊默宁)、柠檬桉(OLE)或薄荷烷二醇(PMD)、甲基壬基甲酮(BioUD,也称2-十一酮)、猫薄荷油、香茅油。
美国儿科学会(AAP)认为:
2月龄以下的婴儿不建议使用涂抹式驱蚊剂;
2月龄以上的婴幼儿可使用10%—30%的避蚊胺(DEET)、5%—10%的派卡瑞丁来进行防护;
3岁以下儿童避免使用含有柠檬桉(OLE)或薄荷烷二醇(PMD)的驱蚊剂。
避蚊胺(DEET)是目前公认有效性最好、安全可靠的驱蚊成分,最长效力长达12小时。日常使用10%—35%的浓度就够了,能持续作用2—5小时。避蚊胺的浓度高低,不代表驱蚊效果好坏,而是保护时间的长短。
使用驱蚊液时注意避开眼睛嘴巴以及溃破伤口,也不要直接喷涂在孩子的裸露皮肤上,而是先喷一点到大人手上再涂到孩子身上。密闭空间尽量不要使用,而是选择含有拟除虫菊酯的灭蚊剂。
正规产品会标注驱蚊成分及含量,宝爸宝妈们可以对照看看自己手中的产品或在购买时注意查看相关信息。
蚊虫叮咬后怎么办
夏日蚊虫大作战,尽管我们招式有很多,可是,蚊子永远都是防不胜防,总是有那么一个时刻,哪怕我们全程监视做足准备但宝宝还是被叮了。因为蚊子咬了以后身体会释放一种叫“组胺”的物质,导致皮肤红肿,程度轻的话,不痒不痛是最好的,可以不需要做特别处理,静待自然恢复,但更多的是瘙痒难耐的情况。那我们可以按情况怎么处理呢?
刚被咬,用肥皂水清洗,碱性的皂液可以中和蚊虫释放的酸性物质,减轻肿胀程度。已经起包,需要止痒:
1.如果皮肤没有被抓破,可持续冷敷(毛巾包冰块或湿毛巾放入冰箱降温后冷敷),每次20分钟左右。也可以用2%—3%的硼酸水给宝宝湿敷,然后涂上炉甘石洗剂。
2.上述方法无效时,可考虑短期少量使用弱激素药膏如1%的氢化可的松。
3.若皮肤被宝宝抓破,就要小心皮肤感染了。宝妈们可以用碘伏消毒,这时就不要再涂炉甘石洗剂了,也不应使用激素药膏,要用抗菌软膏预防细菌感染(红霉素软膏、百多邦)。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涂抹了任何药膏后,宝妈们都要注意不要让宝宝的手碰触药膏,避免吃进嘴里
4.如果属于被蚊子咬了之后症状比较严重的过敏体质,可以考虑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最后,祝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们,都能在这场夏日蚊虫大作战中取得胜利,度过一个美好、“无蚊”的夏天。
作者: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段然
编辑整理:易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