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前大多数是采用胃管胃肠减压,对于低位肠梗阻或既往有腹部手术粘连性肠梗阻有时效果欠佳,病人不得不进行手术治疗:剖腹探查。探查时常发现腹腔已经有大量炎性渗出或致密粘连,病人术后因粘连再发肠梗阻的几率高,成为了普外科医生心中的痛。
肠梗阻导管
11月19日,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为63岁的周女士进行了本院第一例介入X射线造影系统(DSA)引导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经鼻肠梗阻导管来治疗肠梗阻使普外科医生和病人多了一条路,多了一个选择。
术前CT
据悉,周女士既往有阑尾切除术史,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因腹痛半天、肛门停止排气,11月17日来到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入院时查体有腹部压痛及反跳痛等症状,医生诊断为肠梗阻(粘连性)。经禁食、留置胃管胃肠减压、石蜡油润滑肠道等对症治疗后,效果欠佳,医生建议患者及家属手术治疗,但遭到拒绝。经过多方联系、仔细评估、向上级请示汇报,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的情况下,顺利进行了该院第一例介入X射线造影系统(DSA)引导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长约3m的硅胶导管置入,接负压吸引,吸出大量肠内容物后,患者立即感觉腹部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术后第二天查房,病人已经肛门排气排便7次,并已排出石蜡油。治疗效果良好。
术中情况
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在DSA下完成,无切口,不需缝针,与传统胃管减压相比,肠梗阻导管可以插入梗阻小肠近端肠管内,对积聚的胃液和肠液进行直接吸引,能有效降低梗阻近端肠管内压力减轻水肿,有利于肠管的血运恢复和排除梗阻。同时,导管置入可达到查找梗阻原因、注药治疗的功能。肠梗阻导管植入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肠梗阻的方法,使得部分肠梗阻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得到治愈,缩短住院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身心负担。(记者:易赛楠 通讯员:向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