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周融媒

刘小满:笔耕不辍的常德交警“老黄牛”

来源:法制周刊     发布时间:2021-12-31 09:47:42
摘要:刘小满,男,桃源县人,1973年出生,2007年进入交警工作,现为常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一大队办公室文秘,负责大队文秘、新闻宣传和形象建设工作。在常德公安交警直属一大队,刘小满是“有名”的大忙人。虽然他家住在离常德30多公里以外的桃源县城,但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大队上班的警员。他上下班放弃自驾车却乘坐公交车,为的就是让更多的时间用在编发微博、思考写作大纲上。进入交警工作15年来,他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

 

刘小满,男,桃源县人,1973年出生,2007年进入交警工作,现为常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一大队办公室文秘,负责大队文秘、新闻宣传和形象建设工作。在常德公安交警直属一大队,刘小满是“有名”的大忙人。虽然他家住在离常德30多公里以外的桃源县城,但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大队上班的警员。他上下班放弃自驾车却乘坐公交车,为的就是让更多的时间用在编发微博、思考写作大纲上。进入交警工作15年来,他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赢得了组织和同事们的一致赞誉,由他主导的大队文秘和新闻宣传工作长期位居省市交警系统前列,为宣传公安交管工作和新时代交警良好形象努力贡献着智慧和力量,是常德公安交警文字战线上的优秀代表。特别是今年来,他用手中的笔扎实践行了“宣传也是战斗力”的思想,为大队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交警大队等多项荣誉和推出为民办实事项目“地下接送学生系统”并在全省县域警务微改革微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等重量级创新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勤学苦练,志诚道远,成为文秘战线的“笔尖子”

2007年,刘小满进入交警直属一大队从事文秘和新闻宣传工作。直属一大队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交警大队,2002年建队以来,各项工作综合实力长期稳居省市第一方阵,从这里诞生了一大批部省级以上先进典型,也是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常德经验”的主要原创之地。在这样一个被号称“红旗交警大队”的单位从事文秘和新闻宣传工作,压力之大、任务之繁重是可想而知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需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为了能胜任这份工作,刘小满刻苦修炼内功,或研读理论著作,或细阅上级文件,或翻读报刊文章,广泛涉猎各类业务方面的知识,别人谈天说地、打牌消遣、他从不参与。为了写好公安信息和新闻宣传,他利用一切机会、抢抓一切时间,虚心向领导请教,向老同志取经,向记者编辑学习,与一线民警交流,切实做到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他常说:“不联系实际,不懂业务知识,头脑中就会没有干货,写出来的东西会假大空”。通过刻苦钻研,他不仅系统的掌握了基础写作理论,而且深入领会和把握了各类行政文体、新闻稿件、新媒体的行文特征和基本规律,加上十多年的文字工作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功底和交警业务基础,对各类领导报告、讲话、发言、工作汇报等文章具备了较强的驾驭能力。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他不仅把公文和新闻稿件写好,而且还自加压力,经常以“自命题”形式为题目,笔耕不辍,苦练不息,为大队领导决策参谋、创新管理建言献策,成为大队连续四届班子成员的亲密助手。15年来,他共撰写和上报各类公安信息、调研论文3300余篇,被国家及部省级上主流媒体录用的新闻稿件2100余条,作品获得各级各类大赛奖项60多项,所承担的公安交管信息和新闻宣传工作连续15年保持全市交警系统前列。

低调做人,默默奉献,成为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俗话说:文秘工作就像爬格子,非常辛苦,有时真有嚼烂笔头的味道。大队每年的工作思路、工作总结、典型人物、创新经验材料以及几百条的公安信息和新闻稿件的行文都由刘小满完成或者润色修改把关,为写好这些材料晚上加班至深夜是经常的事,同事们经常见他下班抱一拢材料回家,第二天上班又抱回来,常年的坚守练就了过硬的“坐功”,大队走廊上难以看到他走动的身影,看到的只有他跑步上厕所后,又一心扑在办公电脑前。同事们和新闻界记者编辑老师总能在早上8点前,晚上下班后看到他转发的微博和推送的新闻稿件。有人好奇的查找原因,原来,他为了能利用更多的时间做好工作,家住桃源县城的他每天上下班放弃自驾车而乘坐公交,其实这些工作都是在公交车上完成的。

长期伏案工作,加班加点,他也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高血脂、痛风等职业病。但他从不叫累、不喊苦,默默无闻看书写材料不张扬、不轻浮。多少个节假日加班、多少个夜晚少眠、他从不计较。2017年7月12日上午11时,已经为大队争创全省交警系统首批优秀警队布置氛围、迎接检查验收工作加班加点近两个月的他,因为劳累过度晕倒在岗位上。住院期间,支队、大队领导去医院看望慰问时,他仍关心着自己的工作,每天询问工作进度并指导同事完成剩下事项。当年,大队成功创建为全省交警系统首批优秀交警大队。每到年底,在评先评优的时候,他总是说,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主动把奖励留给年轻人。有人问:“你都快奔五了,你图个啥呢?”他只是指着办公室墙上“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甘当推手、名利淡泊”那十六个字笑笑后,便一头扎下从事写作。他早已把这十六个字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善于思考,出谋划策,成为顾全大局的“敬业星”

他虽然不是学中文专业出身,也不是公安交通管理专业出身,但他凭着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孜孜渴求,他订阅了《道路交通管理》、《汽车与安全》、《城市交通》、《新闻写作》等多种刊物杂志,利用休息时间从中自学专业知识,很快成为了行家里手。他积极向支队、大队领导建言献策,推动大队公安交管工作创新和典型经验推介。2021年,大队在辖区建成全省首个“地下接送学生系统”,他主导这个创新项目的宣传推介工作,多篇稿件被央视、新华社、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采用。在大队领导的支持和信任下,由他参与主创策划该项目参与全省交警系统县域警务微改革微创新大赛。他将创新成果精心改编成项目剧本,组织拍摄和制作高水平的项目视频参赛作品,最终该项目获得全省交警系统县域警务微改革微创新大赛一等奖。同样在2021年,正当公安部“放管服”改革深度推进的时候,他结合基层交警大队窗口服务实际,向大队领导提出建设“满意度评价系统”的建议,很快得到大队领导同意并实施。大队成为全省交警系统首家采用“满意度评价系统”的交警大队,不仅窗口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还大大减少了群众投诉。大队交管服务窗口被市公安局评为“全市公安五星级窗口”,被市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被市交警支队评为“清廉示范窗口”。他为推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常德经验”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2021年,他负责撰写大队参加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交警大队评选材料,从初稿到成型,认认真真、字斟句酌,对稿子反复揣摩,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反反复复修改十多次。哪怕睡觉时,也常因想到什么问题或好词好句,而从床上爬起,挑灯夜战进行完善。他就是这样一位尽忠职守的文秘、宣传工作人员。2021年,大队获评公安部“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交警大队”的殊荣,这归功于大队全体警员忠诚履职的辛劳付出,也离不开刘小满同志精心提炼的事迹材料和大队新闻宣传工作引起各级关注。曾有朋友问他:“你付出那么多,工资待遇也不高,干嘛那么拼命?”他却说:“民警辅警们用心血和汗水创造的业绩,我能用笔宣传出去,感到无比荣幸,也是最大的满足”。(华商报记者:郝锦龙)

 

责任编辑:刘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