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周融媒

【指尖随笔】中秋国庆宅老家

来源:法制周刊     发布时间:2023-10-18 17:02:40
摘要:今年中秋逢国庆,八天长假,我宅在老家,累并快乐着。九十岁的母亲身体硬朗。进城生活已经五年多了,但她回老家的愿望依然非常强烈。拗不过母亲唠叨,我和姐姐、弟弟相约陪她回老家住上几天。老家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她有着一个非常吉祥的地名——三龙湾。图片源自网络堂弟生活在农村,是我们回去的落脚点,我们首先拜望了还健在的伯母。堂弟媳珍惜亲情、贤惠善良,钵子炒菜热气腾腾一大桌。我们十多个人站的站、坐的坐,推杯换盏...

今年中秋逢国庆,八天长假,我宅在老家,累并快乐着。

九十岁的母亲身体硬朗。进城生活已经五年多了,但她回老家的愿望依然非常强烈。拗不过母亲唠叨,我和姐姐、弟弟相约陪她回老家住上几天。

老家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她有着一个非常吉祥的地名——三龙湾。


图片源自网络

堂弟生活在农村,是我们回去的落脚点,我们首先拜望了还健在的伯母。堂弟媳珍惜亲情、贤惠善良,钵子炒菜热气腾腾一大桌。我们十多个人站的站、坐的坐,推杯换盏叙亲情,风卷残云一扫光。辣椒萝卜坛子菜,飘荡着童年的味道。

老家的水泥路已经修到了每家每户,不再像过去那样泥泞路烂。记忆中小时候的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抚今思昔,我充满无限感慨。时间去哪了?这一晃离开老家就有32年。

吉祥幸福的路灯辉映着美丽乡村,无声彰显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气息!

从堂弟家到老屋,也就五十多米的样子。母亲兴致很高,边走边看边唠叨。雨过天晴的水泥路湿气夹杂着庄稼的清香扑面而来。我与身边的田地相视无言,静静地瞻望着三龙湾文化小广场。它们也仿佛像慈祥的长辈,欣慰又爱怜的注视着我们。

忙碌的乡亲见到我们,非常热情地问长问短。感叹我们母亲越老越精神,称赞儿女孝顺有福气,也夸赞几个碰碰跳跳的重孙辈养得好…… 邻居老胡更热情,上前一把拉住我的手说:“我和嫂子天天帮你们打扫老屋,就盼你们回家时看着干净,能多住些日子!”

从他们淳朴的表情上,我看到远亲不如近邻的真诚,也体会到了游子归家的温馨。


图片源自网络

老屋是1987年正月盖的。母亲带着我们烧砖烧瓦备材料,吃尽千辛万苦。老屋见证了我和弟弟自强不息跳龙门,也见证了我娶妻生子建家业。去年,我和弟弟因陋就简翻修老屋,整旧如新方便实用。今年春节和母亲生日,我们四姊妹陪同母亲回老家,儿孙绕膝欢歌笑语,赢得周边邻里交口称赞。

一年四季大部分时光,我们漂泊在外。老屋只能无言的守望,只能默默的期待.……好在有热心邻居经常帮助打扫落叶灰尘,这也让老屋充满生机。

屋后的三角枫是父亲生前所栽,树龄超过我们的年龄。树干有两人合抱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树皮上一条条岁月的痕纹,如刀砍斧凿般深刻。新栽的银杏和油茶树,茁壮向上,长出了喜人的模样。

屋前的大堰塘,当年曾是生产队孩子们的乐园,老柳树还守望在塘边。童年时的夏天,我们爬上柳梢,扑腾扑腾地跳进水里,抓着牛尾巴自学狗扒食,把大人们的担忧溅成一片片水花。我们嬉笑着,追逐着,堰塘成了游乐场。岁月如梭,儿时小伙伴已两鬓染白霜……

激情岁月渐渐远去,但我对老家的思念却与日俱增。


图片源自网络

今年中秋国庆假特别长,老屋人气也特别旺。每天都有孩子的嬉闹声,有老人们的谈笑声,有左邻右舍的问候声,有年轻人的麻将声……

端茶倒水谈形势我可以应对,但一日三餐却成为大难题!老婆要娇惯两个孙子分身无术,姐姐便顾全大局,主动挑起做饭重任。她厨艺高超,土菜米酒胜过山珍海味。众人一夸,她越忙越有劲,下不了灶台上不了牌桌。老婆暗中点拨我:要不是姐姐仗得住支持你,看你怎么待客做人?面子往哪里撂?我顺水推舟:要不要给姐姐发点红包?又不是她一个人的娘!

母亲很希望儿女子孙团团圆圆,但我们总还得要打拼生活。依依惜别的大团圆晚餐,四代人谈笑风声,母亲笑逐颜开,相约春节放假再团圆。我们倒满米酒啤酒饮料,祝福母亲健康长寿,祝贺姊妹情同手足,祝愿小孩茁壮成长!

众人齐动手,收拾锅盆碗筷,拖地打扫卫生,已经到了晚上十点多钟。母亲又到每间房里转了一圈,千叮万嘱我们要常回老家团聚。老婆再仔细检查了一次水电气开关,带着几分不舍,缓缓地关上了大门。我站在老屋禾场,挥手礼送亲人们驾车离开……

难忘今年中秋国庆长假,难忘敦厚纯朴的乡邻,难忘生我养我的老家,难忘传承于父母的骨肉亲情!当车子开到村头的三岔路口时,我向月光下沉寂的老屋回望,心头一阵惆怅……

作者:江志晖

2023.10.18


责任编辑: